首页

女主招奴 太原

时间:2025-05-25 17:47:59 作者:从“上太空”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49774

  (近观中国)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作出系统部署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作出系统部署

  作者 曾玥 黄钰钦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如是指出。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关键时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通过系统阐释为何建、建什么、如何建,习近平对建设教育强国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出最新部署。

  回顾历史,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自古有之。无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引经据典,道出对为学之道、为师之道一以贯之的关注和思考。

  着眼当下,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凸显建设教育强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衡分析称,这表明教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被赋予了动力机制的意涵。

资料图:开学季,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节气展台前快乐玩耍。图/视觉中国

  锚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让外界清晰认识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鲜明特点。

  比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又如,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这一战略定位,并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六大特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充分彰显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施克灿说。

  他进一步分析称,六大特质全面体现了教育的三重属性——思政引领力体现政治属性,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反映人民属性,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国际影响力凸显战略属性,为中国建设教育强国指明目标方向。

资料图:高校举行毕业典礼。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有了定位和方向,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如何“施工”?习近平提出五对重大关系,给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习近平指出,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这为教育强国建设确立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路径。”施克灿认为,五对重大关系指导教育强国建设须遵循全面、系统、辩证的原则,各对关系之间不可偏废。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王衡认为,五对重大关系分别体现出教育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以及对于德与才、个人与集体、秩序与活力、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全面考量。

  “五对重大关系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具体到落实抓手上,提供了撬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支点,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王衡说。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到这次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建设教育强国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正以更为细腻的笔触,书写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徐工澳洲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无人机编队表演在首府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畔举行,无人机群在夜空中编排出“爱我中华”“华夏巨龙腾宇穹”“长白山四时之美”“金达莱花海”“朝鲜族少女鹤舞旋转”“五个延吉”“庆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2周年”等造型和字样,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

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开行

绿色理念不仅体现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还体现在智能工厂里。在江苏,一家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春节期间一直在加班赶订单,车间里新上线了一套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实时分析工厂的能耗数据,并自动调节匹配到最佳的生产模式。

白宫记者晚宴上 拜登讽特朗普:“在和一个六岁孩子竞争”

4月1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会上介绍,2024年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14.5%。从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有不错表现,纺织服装、家具及零件分别增长5.4%、23.5%。受国内需求带动,能源、集成电路的进口分别增长8%、14.3%。从市场看,新兴市场保持活力,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发达国家市场有所恢复,其中对美国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约5.5个百分点。从主体看,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增长8.8%,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长10.4%,占比达到85.3%。郭婷婷表示,商务部近期对重点外贸企业调查显示,3月反映用工增长的企业占比较前两个月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8.8%,企业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增强。(李佳励)

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少波介绍,2023年,集团有色金属、不锈钢、油脂、水泥、风电光伏新能源等产业不断升级发展。集团下属华锡有色是广西有色金属的龙头企业,自上市以来,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加,资本运作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突破。北部湾港集团将高标准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提高特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择机申请采矿权或并购国内外矿山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建立华锡有色与集团港口物流、工贸等板块的内部协同机制。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为主线,推动锡、锑、铟特色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实施装备绿色智能改造升级。

2024广州马拉松开跑 海内外2.6万名选手竞速

“开源”只是第一步,广州还从厂、站、网、端入手,打造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党委副书记黄绍明介绍,近年来广州加快建设绿色水厂,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北部水厂,还改造提升老水厂,兼并整合地方水厂,如今拥有8座水厂供应中心城区,形成了“四源共济”“八厂互补”的优质供水保障格局,2023年,供水总量达16.14亿立方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